什么樣的關系才能讓庫克親自送上生日祝福?
12 月 16 日,蘋果公司 CEO 專門在微博上向一位中國朋友送上了生日祝福。

這個中國朋友,年僅 8 歲,是個上海小學生。
他其實跟庫克非親非故,也不是蘋果重要股東或高管的孩子,他只是利用蘋果產品學習編程的小朋友中的一員。
但特別之處在于:這名小學生學而優則教,之前在 B 站就已經火了 …… 微博還有話題 "8 歲小學生教你學編程 "。

真正 " 驚動蘋果 "、" 驚動庫克 "。
B 站最年幼編程老師,播放量破百萬
這名小學生的故事從 B 站說起。
今年 8 月份,他在 B 站上了上傳了第一個編程視頻,名為【小學生教你學編程】#01 命令 | Swift Playgrounds 通關教程,已經獲得了 20W+ 的播放量。

雖然 B 站上年輕用戶居多,但只有 8 歲的 UP 主也非常少見,可以說是 B 站乃至全網年齡最小的編程老師。
他的粉絲,大多都是比他年齡大的小朋友以及成年人。因此在視頻播放的時候,彈幕中通常都是 " 大叔來圍觀 "、" 我連小朋友都不如 "……

教學視頻中,他也會耐心地去講解知識點,并不是簡單的照本宣科。他也會不時設問,比如 " 那 else if 又是什么呢?"

在教學過程中,他有時也會故意犯錯,來展示如何避免常見的錯誤。

" 當我教學生時,我自己也在學新的東西," 此前在接受外媒法新社采訪時,他提到了錄制編程教程的想法。" 編程沒那么容易,但也不是很難,至少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難。"
目前,他一共上傳了 10 個編程教程,播放量達到 117 萬 +,獲得了 6 萬多粉絲。
伴隨視頻走紅,他也引起了大量的關注,還引起了蘋果公司的注意,并熱心地向他發出了邀請函。他的第 8 節課,就是在蘋果位于上海的設計開發加速器中錄制出來的。

與此同時,他也引起了大量的質疑,這是不是炒作營銷?是不是拔苗助長?但大家更多的是好奇,到底是怎樣的家庭,才能培養出這樣的孩子?
其實走紅至今,他依然保持 " 神秘 "。
編程之路:5 歲半開始寫代碼,正在沖擊 NOI
這位引起蘋果 CEO 庫克發了生日祝福、在 B 站上讓 90 后、00 后自嘆不如的小朋友,姓甚名誰還被專門保護,江湖代號——Vita 君,剛剛過完 8 歲生日,正在讀小學二年級。
之所以成為編程新星,一方面有自身天分因素。他爸爸 " 周花卷 " 透露,在很小的時候,Vita 就已經展現出了超前的數學和邏輯思維。但也跟成長過程中的循循善誘分不開。
他大概從 3 歲半左右,就開始玩一些小游戲,比如《紀念碑谷》、Shadowmatic、rop 等等。到了 4 歲之后,開始接觸 HOOK、《數獨》、《數字迷陣》、《Mekorama 機械迷宮》等比較復雜的解謎類游戲。

在他爸爸看來,這些游戲需要孩子在腦海里進行大量的模擬推演,對學習編程非常關鍵,即培養了他的思考習慣,也進一步挖掘了他的邏輯思維。
到了 4 歲半之后,Vita 開始真正接觸與編程有關的知識了,同樣是從游戲開始,作為一個過渡。5 歲半左右,Vita 就開始上手寫代碼了。
爸爸 " 周花卷 " 給他選的是蘋果開發的 Swift Playgrounds 應用,而不是 Python。
在他看來,它和 C 語言(參加信息學奧賽以及學計算機相關專業必修的語言)的親緣關系也更近一點。
Swift Playgrounds 中的學習編程已經有 3 個模塊,Vita 君已經掌握了第一個模塊,并將自己的學習工程錄成視頻發在了 B 站上。第二個模塊,他也完成了大半。
在整個過程中,他不僅僅只是上手寫代碼,還會在爸爸的引導下,開發一些實際的應用。比如從幼兒園快畢業的時候,就寫了一個離園倒計時 App。

這些學習過程,也給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" 周花卷 " 說," 玩 Scratch 的時候還會跟我吐槽一些 Scratch" 不好用 " 的地方,比如說函數沒有返回值,比如說不能直接引用對象之類的,我說你的要求也是蠻多的呢 ……"
現在的 Vita 君,也已經在向 NOI(全國信息學奧賽)發起了沖擊,在今年 11 月份參加了上海市計算機學會主辦的青少年算法競賽(小學組),成為唯一一名入圍復賽的二年級選手。
如何養成一名少年極客?
從 Vita 的編程之路來看,他的成長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,周花卷也并沒有回避自己對孩子的影響。
在回應 " 過早讓孩子學編程 " 的質疑時,他通常會拿著自己例子來回應。
他是天津人,一名 80 后,畢業于上海外國語大學,現在是一名全職奶爸,也是一名科普作家和譯者。
他在 7、8 歲的時候開始用 " 中華學習機 " 學習 BASIC 語言編程。在初中的時候,就拿到賽區信息學奧林匹克的賽區冠軍,自學了高數,但長大成了文科生。

所以在他看來,Vita 這個年齡段學習編程是很正常的一件事,其中關鍵在于引導以及培養方式。他說," 學編程不是一上來就要寫代碼,對于小孩子來說,可以先玩一些解謎類的小游戲培養一下思考的習慣。"
他也給 Vita 提供了一個學習編程的環境——父子間經常出現一些超越年齡范圍的討論,比如探索羅馬數字的計數規則來探討邏輯體系的重要性。
與此同時,周花卷并不避諱讓孩子獲得關注。他認為,去教別人是幫助自己學習知識的最佳方法,在教學的過程中你能夠發現自己知識的薄弱環節,以及發現更好的解法。

于是就在今年 8 月份以 Vita 君的名義在 B 站上開設了賬號,上傳編程教學視頻。他負責錄制、編輯、運營等日常工作。
在 B 站上,他也經常被人指責 " 小學生教你學編程 " 是標題黨。
周花卷回應說,這是內容運營的一種正常手法,能夠獲得更多的關注、點贊,對于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也有很大幫助。
在他看來,無論是學編程還是學別的什么,培養興趣永遠是第一位的,有了興趣,就有了最強大的內驅力,接下來就是不斷提供資源和機會,鼓勵孩子不斷挑戰更高的境界。
從家庭教育與培養興趣的方面,周花卷說,家長本身對這件事的興趣才是最強大的火種:
所謂的 " 家學淵源 " 往往并不在于家長對某個領域有多高的造詣,而是在于家長對某個領域有多大的熱情——要相信,當你覺得一件事情很酷的時候,這種感覺是一定能夠傳達給你的孩子的。
引起熱議也引更多父母思考
Vita 的走紅,也讓更多中國父母關注少兒編程教育的重要性。
特別是庫克這樣全球有影響力的 CEO 身體力行支持,也加大的影響力。
其實一直以來,庫克就非常在意蘋果產品和文化對教育的推動,很多公開場合,編程教育和蘋果產品對編程教育的普及,都是他最愛談論的話題之一。

更早之前,蘋果創始人喬布斯也明確表達過:編程能夠教人如何思考。
而 Vita 小朋友的出現,讓更多家長知道,讓孩子學編程,其實并不一定要寫出多么復雜的代碼,而是可以培養思維能力、邏輯能力,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當然,Vita 爸爸的引導和教育方式,也讓很多中國孩子、家長感慨。
其中獲得共鳴的一句評論是:
他(Vita)的 iPad 沒有被鎖起來。

可能在國內,大部分父母對于電子產品依然心態復雜,極端情況就直接 " 絕圣棄智 "。
所以在對外分享中,Vita 爸爸周花卷就呼吁,相比于使用家長控制功能,控制孩子的電子設備使用時間和內容,還是應該對電子設備更寬容一點。
這只是一個新出現的互動學習工具,不是洪水猛獸,比起控制電子設備的使用時間,我們更應該注意對內容的篩選和引導,以及鼓勵孩子確保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。
One more thing……
最后要說一個小事情,很多人都覺得 Vita 君戴著眼鏡,是不是過度使用電子設備近視了。
周花卷也給出了回應,其實遺傳大于后天。Vita 爸爸說,從幼兒園中班開始 Vita 的屈光就不好,散瞳無效(真性近視)。如果從科學的角度來說,學齡前孩子的屈光問題,遺傳因素影響比較大。
也算是進一步打消了更多家長的擔憂吧。
最后的最后,量子位也想祝 Vita 生日快樂,開心成長。
感謝 Vita 這樣的小朋友以及他的父母,他們提供了一種可學習的榜樣。
特別是 AI 影響不斷推進的當前,懂點編程、學習編程,或許能更好面向新時代。
你說呢?
參考鏈接: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4rv7AJnZqmvwTDNGiOklzw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7EcIfP6AQrkDdzsi54fq_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