激動又緊張,心里滿是想法卻不知道最終去向何處……高考結束半個月后,填報志愿的環節如期到來。到底應該怎么選擇志愿?填志愿又要注意哪些細節?哪些大學和專業的人氣最高?
坐在電腦前一無所知的考生們,此時緊張得就像是戴上了分院帽,卻遲遲得不到答案的哈利·波特。
雖然未來不一定靠這個專業吃飯,但如何選擇一所大學、一座城市,仍然是無數人心中的權衡藝術。畢竟這關乎你未來四年在哪里學習、生活,也關系到你將吃到哪些外賣。
當考生手握分數、尋找答案的時候,我們也好奇他們到底在搜索哪些學校、好奇哪些專業、向往哪些城市。
對于志愿填報,大家都有哪些問題?
如果填報志愿是一場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參與的博弈游戲,如何在競爭開始之前了解好游戲規則就是必修的功課。
2021年,熱度最高的TOP10高考話題中,“提前批次”“平行志愿”“本科一批省控線”等專業名詞構成的知識點科普,占據了不少篇幅。雖然不一定所有人都能被提前錄取,但說不定高考時候就超常發揮了——說到底,誰家過年不吃頓餃子呢?
也有人在搜索“填完志愿后悔了怎么辦”。雖然填報志愿之前,每個人都有充足的時間思考。但報到之后發現專業不喜歡、學校不喜歡,甚至寢室里的蟑螂跟手臂一樣大。種種因素,難免有些勸退的意思。
除了這些,今年關心高考的各位,似乎也搭上了高科技的順風車。搜索熱度排在第二位的,正是“AI志愿助手”。當你把“院校優先”“專業優先”“就業有限”等偏好咔咔往里一填,AI就能給你填報建議——好像真的有文章開頭戴分院帽內味了?
(DT君——阿茲卡班?。?/span>
等大家搞清楚了規則之后,就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開始找答案了。這時候,大家搜索的方式也比較一致“高考××分能報哪些大學”。
從搜索數據來看,高考分數在440~550分區間的考生,是搜索學校信息最多的群體。主要原因可能是這個區間里的考生數量最多,他們能夠選擇的學校也相對較多。在學校、專業、城市等選項來回搖擺的時候,他們也慢慢地成為了最熱衷于搜索大學的一群人。
告別高考有些年頭的你,是不是覺得這樣搜索有些玄學?但事實上,如今當你這樣搜索答案時,一些網站不僅能告訴你可以填哪些學校,甚至還能告訴你報考風險大不大、有多大。
畢竟,現在的小孩已經進入了電動橡皮、電動罰抄、電動搜題的時代。對著幾本報考指南掉頭發,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。
2021年,哪些大學和專業是搜索頂流?
確定了自己的方向,大家就要開始找學校了。
2021年,搜索熱度最高的雙一流學校,仍然是那幾所。但比較讓人意外的是,“清北”在榜的情況下,“復交”卻在TOP10中不見蹤影。
雖然在報考學校的過程中,“名字越短、學校越?!钡姆▌t通常有效,但最終能考上這些頂級學府的考生,終究是鳳毛麟角。真正適用于大部分普通人的,還是那些相對普通但仍然優秀的學校。所以我們又找到了,最受關注的10所非雙一流大學。
今年,搜索熱度最高的10所非雙一流學校中,北京工商大學、上海師范大學和首都醫科大學名列前茅。
從這兩組數據中,我們發現,當成績足夠優秀時,考生們或許更傾向于去名校尋找自己喜歡的方向。而當高考成績并不足以讓自己自由選擇時,如何選擇城市便成了一個重要議題——因為在搜索熱度TOP10的“非雙一流學?!敝?,有9所都位于經濟發達的北上廣深。
在填報志愿的過程中,除了綜合類大學,不同特色的學校之間也有比較顯著的熱度差異。比如2021年搜索熱度最高的,分別是師范類、理工類和科技類大學。
相比這些高熱度學校,工程、政法等一聽就有些“苦行僧”意味的學校,熱度就低得比較明顯。畢竟在“一分超過一操場人”“上了大學就解放了”等思想的重壓和指導下,大學也許更應該像是一個快樂學習和生活的地方。
除了選擇學校,也有人沖著專業填報志愿。今年搜索熱度最高的TOP10專業中,除了工商管理、計算機、會計、自動化等傳統強勢學科外,還有動漫與游戲制作、高鐵乘務、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這些專業。
當年輕人越來越看重精神生活,優質的動漫創作或許也可以讓自己變得滿足;當出行成為剛需,航班架次、高鐵班次也在不斷加密線路、提高頻率,乘務專業成為新熱點也在情理之中;當馬路上出現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,現在的考生也務實地開始考慮自己的未來。
熱點專業的出現和消失,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社會某一個時間片段的特色。除了這些動漫、乘務和新能源專業,之前的小龍蝦專業和電競專業也都是某個時期的縮影。
但在這些時間片段之外,還有一些專業能夠長久地保持熱度,比如計算機專業。所以我們也替大家找了找,哪些學校的計算機專業的搜索熱度最高。
從搜索結果來看,廈大、中南大學、東北大學、武大等學校的計算機專業,搜索熱度是最高的。似乎在風景出眾的校園里,更能夠體會到敲代碼的快樂。
一線城市的考生,都在搜索哪些學校?
聽多了一線城市一擲千金的教育故事,大家也難免好奇大城市的人都會搜索哪些學校。所以我們又找到了四座一線城市搜索次數最多的大學。
從學校來看,位于珠海的北師大-香港浸會大學,同時出現在了北京、廣州、深圳搜索次數最多的學校中,似乎成了一線城市學生心目中的網紅大學。
除了北師大-香港浸會大學之外,一線城市搜索次數最多的學校中,還有其他幾所合辦學校。比如昆山杜克大學、上海紐約大學,以及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。
從學校所在地址來看,一線城市考生對本地或本省的學校,抱有更高的搜索熱情。也許在高中階段,老師就會敲著黑板告訴大家,“如果你想留在××,你就得考到多少分,才能考上××學校?!?
但相較之下,北京網友們對北京本地學校的搜索熱情,并不算特別高。因為北京地區搜索的TOP10高校中,只有5所位于北京,其他學校分別在上海、江蘇和廣東。
上海地區網友搜索熱度最高的TOP10高校,全部位于江浙滬,其中有8所在上海;廣州地區網友搜索的學校中有9所位于廣東,其他1所大學在上海;深圳人搜索最多的TOP10學校中,有8所在省內,其他兩所分別在四川和浙江。
身為過來人,大家都明白高考不光是硬實力的比拼,也是軟實力——也就是智慧的較量。如何在分數差不多的情況下,作出更好的選擇,將每一分物盡其用,是每一位考生都想知道的終極奧義。
如今我們找到的這些“熱搜學?!薄盁崴褜I”,代表了這個時間節點,整個社會的喜好和趨勢。但填報志愿這回事,不僅注重一個人對當下環境的判斷,更是對社會未來的把握。